近日,山姆會員商店的選品策略引發會員廣泛質疑。多位消費者在社交平臺反映,太陽餅、米布丁、低糖蛋黃酥等高回購率商品被悄然下架,取而代之的是好麗友派、溜溜梅等大眾化產品。這一變化讓不少付費會員直呼"不值",質疑這家高端會員制超市的選品標準正在下滑。
消費者支付260元年費就是沖著獨特的嚴選商品來的,現在貨架上都是普通超市就能買到的品牌,會員卡的價值在哪里?有消費者甚至直言:"山姆是不是把會員當韭菜割?"
選品策略調整背后,山姆的會員經濟賬本卻持續飄紅。根據2025沃爾瑪投資大會披露數據,中國山姆有效會員數已突破500萬,年費收入超13億元。其中,680元檔位的卓越會員續卡率達92%,貢獻了60%的營收占比。2024財年財報顯示,會員費收入同比增長28%,占總營收比例提升至15%。這些數據印證著"嚴選服務"的商業價值,但當前選品爭議正考驗著會員的忠誠度。
值得關注的是,山姆近年引入的好麗友、徐福記、衛龍等大眾品牌,與其"中產超市"定位形成微妙反差。以新上架的低糖好麗友派為例,雖然包裝強調"減糖80%、增加30%可可成分",但消費者并不買賬:"普通超市就能買到的零食,何必花會員費來山姆?"這種商品同質化趨勢,正在稀釋山姆區別于普通商超的差異化優勢。
這種選品策略的轉變與山姆亮眼的會員數據形成鮮明對比。根據2025沃爾瑪投資大會披露的數據,山姆中國有效會員數已突破500萬,年費收入超過13億元。其中,680元的卓越會員續卡率高達92%,并貢獻了60%的營收。沃爾瑪2024財年財報也顯示,山姆中國會員費同比增長28%,占總營收的15%。
會員制超市的核心價值在于提供獨特的商品和服務。當山姆的商品與普通超市趨同,會員費的合理性就會受到質疑。特別是在當前消費降級的背景下,消費者對會員價值的評估更加理性。(來源:金融界 作者:AI燕梳)
山姆會員商店近期因商品結構調整引發爭議,核心矛盾在于其選品策略被質疑背離會員制超市的差異化定位,具體要點如下:
一、爭議焦點:會員價值體系動搖
口碑商品下架引發不滿
太陽餅、米布丁、低糖蛋黃酥等高回購率商品被下架,這些商品此前因獨特配方(如低糖蛋黃酥使用海藻糖替代蔗糖)、高性價比成為會員消費動力。以杭州門店為例,消費者表示“開車來山姆是為買別處沒有的商品”,下架后考慮轉投盒馬。
新上架商品被指“同質化”
新引入的低糖好麗友派、溜溜梅、衛龍等大眾品牌引發質疑:
品類沖突:好麗友派配料含起酥油(反式脂肪來源),與山姆宣傳的“健康精選”定位矛盾;
渠道泛濫:同類商品在普通商超隨手可得,消費者直言“付260元年費卻買便利店同款;
品牌信任危機:好麗友曾陷“配料雙標”爭議(被指海外用可可粉、國內用代可可脂),進一步削弱信任。
二、管理層變動與策略轉向
人事調整引發猜測
2025年1月,山姆中國法定代表人變更為韓籍高管MUK SOOK YEE,同時多家關聯公司管理層換血。網友將此與選品變化關聯,質疑新團隊“犧牲品質換利潤”:
下架商品多為低毛利、高口碑產品,新上架品牌或存在供應鏈成本優勢;
雞蛋無抗認證機構從歐盟實驗室更換為國內機構,被質疑品控降級。
官方回應消極
客服稱下架因“包裝問題”或“庫存不足”,承諾“改善品質”但未解釋選品邏輯。門店否認出現退卡潮,稱部分言論系“自媒體帶節奏。
三、商業邏輯沖突:規模擴張 vs 會員核心訴求
數據亮眼下的隱患
山姆中國會員超500萬,年費收入超13億,卓越會員續卡率達92%。但2024年起品控問題頻發(蛋糕發霉、活蟲堅果等),黑貓投訴超萬條。
差異化護城河崩塌
會員支付年費本質是為“嚴選服務”買單。當獨家商品(如楊枝甘露、焦糖餅干千層)被替換為大眾品牌,稀缺性價值消失。消費者訴求明確:
四、行業競爭與用戶選擇
競品分流:Costco憑差異化選品吸引凌晨排隊客群,盒馬X會員店以生鮮優勢爭奪市場。
消費者投票:杭州、重慶等地出現組團退卡,轉向開市客等替代渠道。
總結:信任重建需回歸會員本質
山姆需重新審視“付費會員制”根基——不可替代的選品力。若繼續用“特供包裝”推銷大眾商品(如好麗友專供版),忽視健康屬性與獨特性,或將加速核心中產客群流失。短期供應鏈優化不能以長期品牌價值為代價,唯有重塑“人無我有”的稀缺體驗,才能讓260元年費從“門檻”回歸“價值認同。(來源:全球AI脈搏)